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HC导演计划


“这是一部真正的纪录片,我们的战争纪录片就应该这样做。” 中俄联合摄制纪录片《寻找巴布什金中校》,让评审组人员落泪。
 
 
巴布什金是谁?
 
在中国,有人说他是苏联陆军坦克教官,也有人说他是苏联援华空军飞行员。桂林有他身为陆军步兵中校的墓碑,而他的名字也出现在南京的苏联航空烈士纪念碑上。
巴布什金牺牲在1940年。当时,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国军第五军与日军精锐机械化部队第五师团在广西昆仑关进行了一个月血战。中苏空军联队与日军飞机在南宁、柳州、桂林多次交手。
名为“巴布什金”的苏联人既可能是空军,也可能是陆军。因为,这是一段秘密的历史——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中苏关系冷热变化和苏联解体。所有人的记忆都有可能存在错误,包括民间和官方。
 
 
《中国人没忘记“巴布什金们”》
 
《俄罗斯人报》记者 纳塔柯列-萨万科娃
 
“苏联陆军步兵中校巴布什金之墓”,广西桂林西山公园里,一座绿树环绕的高耸石碑上用俄中两国文字雕刻着上述内容。
在二战期间,桂林处在链接中国与苏联等同盟国的重要战略走廊上,成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基地。
1956年,在逝世于二战期间的苏联陆军步兵中校巴布什金的墓地上立起了一座纪念碑。从1966年起,巴布什金墓成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
巴布什金的功绩一直隐藏在秘密档案中,但不久前,关于这位长眠在中国的英雄的传说飞到了他的家乡——奔萨州的一个村庄。
去年春季,格洛温辛诺村来了一个中国摄制组。记者们和历史学家们准备为中国的电视台拍摄一部纪录片,它暂定于9月份上映,名为《寻找巴布什金们》。巴布什金们代指所有在中国牺牲的苏联战士。结果发现,在小小的村落里,关于这位在中国英勇奋战的二战英雄的资料非常少。
跟一百年前一样,村民们在挤牛奶和摘菜,他们一点儿也没有听说过这位有名的邻居。中国记者的到来令当地政府也很尴尬,学校博物馆里收藏了不少二战老兵的资料,但关于这位在中国扬名的英雄,留下的档案只有出生登记文件。
奔萨州国家档案馆馆长季扬娜•阿列克谢耶夫娜•叶夫涅维奇介绍说:“我们能确定的是,伊万•巴布什金于1905年2月13日出生在一个雇农家庭。这一家在本地居住的时间并不长。在伊万12岁的时候,他们家受革命和饥荒所迫,流亡到阿塞拜疆。伊万•巴布什金在那里加入苏联红军。”
1937年,巴布什金加入苏联共产党。他的党证是目前保存在当地博物馆的另一件遗物。党证上写着:政治积极,思想端正,热爱学习,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在会议上表现积极,不断改正缺点。
巴布什金提前被授予中校军衔。1939年9月,巴布什金中校被派往中国桂林,担任第五军顾问,参加过南京战役,南京大屠杀对中国人而言跟犹太人在二战期间被希特勒大肆屠杀一样沉痛。
关于巴布什金的功绩,后人知道的是他是以为守纪律的指挥官,在这次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表现出勇敢和刚毅的精神。伊万•巴布什金1910年逝世,不是死在敌人的刺刀下,而是死于恶性疟疾。当时,这种病很难医治。他抛下了当时在苏联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亚历山大罗夫娜以及两位可爱的女儿。
摄制组承诺纪录片在中国播出后,会将一份拷贝交给巴布什金的家乡,让当地人看看中国人是如何纪念俄罗斯的英雄。
《参考消息》2015年9月2日特别转载
 
 
纪录片《寻找巴布什金中校》细节披露
 
纪录片摄制组历时9个月,往返中俄两国,在中国15个省、区、市和俄罗斯多地,寻找埋葬在桂林的苏联陆军中校“巴布什金”的档案和后人,以及化名为“巴布什金”的苏联空军飞行员的真实身份。
 

98岁的原第五军炮兵士官李接福并没有亲眼见过苏联顾问巴布什金。
 

96岁的原第四战区军医张近志在昆仑关战场遗址寻找了几十年,竟然找不到当年牺牲的爱人——护士王丽英的墓地。
 

103岁的原第四战区战地摄影师陈大闻采访过李宗仁,也见过苏联军事顾问,但他认为,桂林西山公园墓地里掩埋的是一名飞行员。
 

已故中国飞行员江秀辉的女儿精心保存父亲的手稿。江秀辉曾经担任苏联飞行员巴布什金的领航员,亲眼目睹了他的牺牲。
 

在台儿庄驾驶苏联飞机与敌机同归于尽的烈士何信,给年仅一岁的儿子何平留下了一座7层小楼,而何平却无法继续维持父亲的私人纪念馆。
 

96岁的原第四战区俄语翻译不仅见过陆军中校巴布什金,曾经参加了他的葬礼,甚至给他守过灵。
 
 
95岁的老兵梁吉昌当年守卫桂林军用机场,他在昆仑关战役后的一场席卷广西的大瘟疫中存活下来,陆军中校巴布什金却不幸身故。
 

俄罗斯大使馆官员的电脑里有桂林牺牲者“巴布什金”的名字,让人失望的是,官方将他登记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俄罗斯学者维克多认为,中国人和苏联人并没有好好利用T26坦克的隐蔽功能,最后在昆仑关战役中吃了亏。
 

俄罗斯欧亚广播电视联盟的副主席柳德米拉女士认为,中国飞行员回忆录里的“巴布什金”是一个化名。
 

因为在莫斯科,不仅有巴布什金街区、巴布什金公园,还有巴布什金墓地。这位“米哈伊尔-巴布什金”1938年去世,并没有去过中国。但是他是苏联当时最有名的伟大的试飞员。
 

俄罗斯军事历史协会的科学部主任尤里军方申请,查阅了很多秘密档案,发现以“巴布什金”为名,过去登记了很多苏联援华飞行员。这些人都采用化名在中国参战。
 

柳德米拉发现,陆军“巴布什金”的名字其实应该叫“巴波什金”,是一个古老的俄罗斯名字。在俄罗斯,“巴布什金”与“巴波什金”的差别如同“小王”和“小黄”。而在中国,这个名

字被错误翻译了70年。
 

柳德米拉在俄罗斯联邦奔萨州的一个小村子,找到了巴波什金中校的故居。村子里仅有他的一位亲人——巴波什金亲妹妹的女儿。然而,由于长期经受不公平的对待,这位年迈的老太太拒绝任何人靠近她的家门。
 

几经努力,在莫斯科终于见到了这位老太太的儿子,他是一名普通的保安。过去,由于没有舅公巴波什金在中国参战的任何证明,他的家族早已遗忘了他的名字。
 

中国与俄罗斯都经历了70年的剧烈变化和关系演变。96岁的俄语翻译曾定之临死前1小时见过了从俄罗斯赶来看望他的人。
 

曾定之与91岁夫人年轻时候在桂林俄专读书,恋爱结婚。两人曾经在中南海工作,为制定“一五计划”多次往返苏联。但在1959年中苏关系冷却后,却失去了在北京的工作回到桂林的植物研究所。此后,四、五十年没有见过苏联人。
 

广西籍中国飞行员江秀辉战后幸存,在昆明一家油漆厂当油漆工。他的女儿说,父亲刷了一辈子油漆,刷油漆跟开飞机一样高水平。
 

湖北籍中国飞行员吴鼎臣被长期关押,他的女儿、女婿分别从武汉和上海下放到湖北监利当知青。多亏当年战友——苏联飞行员布拉戈维申斯基的营救,1985年出狱。
 

布拉戈维申斯基是当年援助中国的一名大队长,后来担任苏联空军的最高级别将领。
 
 
 
“寻找巴布什金”的故事仍未结束。
因为,还有很多惊人的发现——关于中国第一支坦克部队第五军200师的不测命运;苏联坦克之父雷巴尔科将军在昆仑关战役后几乎被斯大林枪决;的确,有一支苏联航空志愿队从重庆来到桂林仅仅12天就吃了败仗;而在解体后的独立国家——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陆军巴波什金的两个女儿有可能依然存活。
 
 
评审组专家多次落泪
 
纪录片《寻找巴布什金中校》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是一部真正的纪录片,我们的战争纪录片就应该这样做。”“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个小事,但内容实际上十分厚重。”“这是迄今我们评审过的最好看的一部纪录片。”国家广电与新闻出版总局重大影片的评审专家在看完影片后,做了以上的评价。
 
 
 
寻找巴布什金中校,寻找70年的时代变迁
 
寻找,不仅是寻找过去,更重要的是追问当代人的命运沉浮,纪录苏联和中国的普通人、普通家庭的命运。
今天,我们说中国抗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中国抗战爆发就是二战的爆发。但是,在二战结束后,中国经历了新的革命战争,打败了国民政府,摧毁了一批档案和记忆。而俄罗斯,试图继承苏联的二战遗产,却不能不重新面对斯大林和苏联。
的确,“巴布什金”已成为所有苏联在华牺牲烈士的一个代名词。“寻找巴布什金”,也将会成为重构历史记忆的一个代名词。
CopyRight© 2013 北京红池风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18873号技术支持:尚品中国